达尔文进化论与拉马克进化论的不同(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

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是进化论最大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支持者缠斗了很长时间。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变异”与“自然选择”;拉马克学说的核心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中,遗传变异是随机的、无方向的。

提到进化论,很多人会想到达尔文。但也有人可能听说过另外一种进化学说,这就是拉马克的进化论。

虽然达尔文的名气更大,但“进化论”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人拉马克提出的——虽然他没有正式用这个词。

“进化”一词,用在拉马克身上是最合适的——正是拉马克主张生物会朝着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的方向演化。

可是,拉马克——这位进化论的先驱,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他进化观点不幸成为了坏科学和糟糕演化理论的典型代表。

那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真的错了吗?

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是进化论最大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支持者缠斗了很长时间。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变异”与“自然选择”;拉马克学说的核心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中,遗传变异是随机的、无方向的。

生物进化是环境对随机变异进行的选择,环境选择起筛选作用,保留下合适的变异。

在拉马克的学说中,生物性状的变化对应于环境的,是定向的。

生物体会产生适应环境和生存需要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结果还可以遗传给后代,也就是获得性遗传。

一个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生物只是被动屈从于环境因素,另一个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生物有“主观能动性”。这是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之间最大的分歧。

举个例子,来说明二者的差异:

在一只充满细菌的培养皿里加入某种抗生素,如果有几个细菌活了下来……

达尔文主义者的解释:细菌无方向性的自主变异,产生了足够多的可能性,有些细菌幸运地“预先”获得了抗药性,于是它们活了下来。

拉马克主义者的解释:这些细菌在断气之前,与新环境产生了应答,通过自身调整,渡过了难关。

一个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生物有变异的发生,然后由环境对产生的变异进行选择;另一个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生物有适应环境的需要,有“主观能动性”。

拉马克学说认为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对长颈鹿的脖子变长的解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是因为父辈长颈鹿为了吃树顶上的叶子,希望自己的脖子能更长一些。

所以脖子越伸越长,而通过获得性遗传,就可以把这个长脖子的性状传给下一代,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就越来越长了。这种思想被概括为四个字“用进废退”。

达尔文主义者则否定获得性遗传的机理,它认为物种是通过生存竞争把不利的基因从物种的基因库中淘汰从而达到整体进化的效用。

就长颈鹿的例子来看,达尔文认为在长颈鹿这个群类中,既有长脖子的,也有短脖子的,但是长脖子的更容易吃到树顶的树叶,处于竞争优势,所以其存活和繁衍能力比短脖子的大。

久而久之,长脖子的长颈鹿越来越多,短脖子的长颈鹿越来越少,于是长颈鹿的脖子就越变越长了。

这种思想也被简单都概括成四个字“优胜劣汰”。

无论在国内或国外,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

达尔文主义以真理的姿态将 “拉马克主义”的进化学说踩于脚下,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达尔文的名字就是进化论的代名词。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应性进化等,往往被归为谬误并遭到摒弃,相当长的时期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压制,甚至作为被嘲讽的对象。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而拉马克的进化论似乎有复活的迹象。

那么,到底哪种进化理论对生物的进化方式做出了准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