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后人称悬空寺,因悬、玄谐音,寺院像悬挂在半崖之上。
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并保存最完整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据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是一位叫了然的和尚设计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在此期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其“奇、悬、巧”的建筑特色和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特色在世界东方独树一枝,蜚声中外,被誉为“世界一绝”、“东方瑰宝”。
唐代诗仙李白为其醉书“壮观”二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整个建筑建在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距地面高约50米,建在两边是直立100多米陡峻的悬崖上,它给人的感觉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似的,真有凌空欲飞之势,惊险奇特,别具一格。
那么,悬空寺屹立千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它应用了巧妙的力学原理。在外人眼里,悬空寺是由十几根碗口粗的立木支撑起来的。
从远处抬头望上去,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其实,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悬臂梁。
这些悬臂梁都是由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制成的,质地坚硬,事先用桐油浸泡过,能起到防腐、防虫的作用。
更厉害的是这些悬臂梁在钉进崖壁上的石孔时,顶端被钉上了楔子,打入洞内,楔子会撑开悬臂梁,牢牢的卡在石壁上。
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膨胀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牢固。
楼阁下方的立木与栈道下方的不同,完全不能晃动,其上端支撑着悬臂梁,下端牢牢的压在了岩石上,立木和悬臂梁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力的支撑体系,保证了楼阁的悬空。
其次,悬空寺的设计与选址。悬空寺背倚翠屏峰的崖壁,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石崖向内凹进的地方。
石崖的突出部分就好像一把伞,使悬空寺免受雨水冲刷和落石的碰撞,悬空寺所处的高位正好也避免了洪水泛滥的危险。
而金龙口的山峰把河谷的水汽一冲而走,保持了这里干燥的自然环境,四周的山峦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避免了阳光暴晒而引起木材风化。
悬空寺在布局上呈现出了“一院两楼”的分布结构——南北二楼高耸雄伟,好似两尊金刚护卫,而连接起二者的,便是中间的长线桥。
飞架的长桥好似南北“巨人”搭在一起的手臂,托起了中间的寺院,三座楼宇互相依托,在这刀劈般的崖壁之上构筑出了一幅壮绝飘逸之景。
在寺院众多殿堂内,有座三教殿,我国佛、道、儒三大教派的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端坐一殿。自古以来,天下寺殿多是分立,而悬空寺却将三教融入一殿,实为罕见。
而悬空寺内佛、道、儒三教兼有,历代朝野臣民对其都倍加爱护,这也是其完好无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悬空寺曾经遭受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尤其是在最近40年,发生过2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其中一次甚至让浑源县城内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可是悬空寺却依旧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