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风格流派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例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恬静幽美,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奔放飘逸,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卓然独立、兼济天下。
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平易浅近,韩愈的“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笔工精巧奇特……这些都是诗人的性格、气质、阅历、素养的写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清四个时期的唐朝诗人——选自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诗人和诗。
一、初唐
南北诗风合流,律诗基本成型,理论上 亦出现了重风骨之声音。主要的诗人有: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初唐时期文学家、著名诗人。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尤擅五律和五绝,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为“初唐四杰”。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杰出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绩个性简傲,嗜酒好饮,一生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后归隐山林,以琴酒诗歌自乐。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二、盛唐
声律风骨兼备矣。主要诗人有: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杰出诗人、画家,是盛唐时期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仕途失望后归隐山林。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刘长卿(?—789),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他的诗多写幽寒孤寂之境,又善描写荒村水乡,代表作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等。
岑参(718—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他聪颖早慧,长于七言歌行。
从军多年,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文化风俗有深切感受,诗作中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边塞诗尤多佳作。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诗人。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其边塞诗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和戎旅之苦。
其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常建(708—765),字少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州。
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他擅长五言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三、中唐
风骨顿衰,崇尚疏旷澹然之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文学主张,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其诗语言清新生动,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其作品多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以及反映藩镇割据、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益(746—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李益擅长绝句,其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著,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四、晚唐
自我中心的感慨为主,形式精美,渐趋柔靡。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荥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温庭筠(801—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诗人。
有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善用绝句讽咏时事。
代表作《泊秦淮》《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与李商隐齐名,世人合称为“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