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娘家人特指逝者娘家人或者逝者妻子娘家人。按孝子算就是外公家人,包括外公外婆、舅父舅母、表兄弟表兄弟媳妇、表姐妹表姐夫表妹夫,以及外公家庭中人。姨夫姨母、姨兄弟姊妹,也算娘家人。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迎娘家人"都是丧事操作的重要程序。
届时,丧事主家孝子孝孙,着全套丧服,丧主在前,其他人员在后,执事人员指引,喇叭吹打跟进,出家界恭迎娘家人。
按习俗要求,"娘家人"是丧事贵宾,要礼遇和优待。具体操作上,"迎娘家人"还有一套说辞和跪请要求。
这里的"娘家人"特指逝者娘家人或者逝者妻子娘家人。
按孝子算就是外公家人,包括外公外婆、舅父舅母、表兄弟表兄弟媳妇、表姐妹表姐夫表妹夫,以及外公家庭中人。姨夫姨母、姨兄弟姊妹,也算娘家人。
作为一种流行性丧事操作,"迎娘家人"怎么来的?是丧礼的规范规定还是民间形成的习俗要求,我们考究一下,供大家参酌和评述。
1、可以肯定地说,"迎娘及人"不是丧礼规定
丧礼的规范文本包括先秦时期的《仪礼》《礼记》,以及两宋时期的《司马氏书仪》《朱子家礼》等,都没有迎娘家人的说法和要求。
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晚清,《仪礼》《礼记》都是丧事操作的指定范本,也是办学和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所以,在官方或主流文化层面,一直都没有"迎娘家人"的丧事操作要求。
2、古典小说中也没有"迎娘家人"的情节
古典名著《金瓶梅》为明代中期作品,其生活史料价值巨大。里面李瓶儿死,写了四个回目,非常细致具体,但没有提到"娘家人"的丧事操作。
经典名著《红楼梦》为清代早期作品,其生活事项的记述也十分具体详尽,前面有秦可卿死,后面有是老太君死,也都没有"娘家人"的情节安排。
按理说"史家"也不是一般家庭,但没有恭迎娘家人的记述。
其他宋元话本、杂剧和明清小说中,也都未见"迎娘家人"的故事安排。
3、在规范的丧礼规定中,"娘家人"的丧服等级是很低的,许多是无服人员
按《仪礼---丧服》的规定,为"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丧服为三等"大功"。
"女子子"即女儿,"适人"即嫁人。即假定逝者为女性,从"娘家人"这边算,与逝者同辈的是兄弟姊妹,逝者上辈的是父母,逝者下辈的是侄儿侄女。
相对于侄儿侄女,逝者是姑;相对于父母,逝者是女儿;相对于兄弟姊妹,逝者还是兄弟姊妹。
但从孝子算,逝者的父母就是外公外婆,逝者的兄弟姊妹就是舅舅姨娘,逝者的侄儿侄女就是表兄弟姊妹。
严格按丧礼规定,"娘家人"就是这三辈与孝子有血缘关系的人员有服,其他均为无服人员。丧事活动中,举行礼仪事项,娘家人是"堂外人员",也是无丧位人员。
4、传统社会是"父权"社会,家庭有事,配偶娘家人是没有位置的
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家庭一直是基本社会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势力和经济力量。
家庭构建遵循"父权家长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法则,强调男女有别,嫡庶有别,长幼有别,尊卑有别等,由此构成宗法社会的基本形态。
家庭以父系血缘为根本,"娘家人"一律为外人。这就是中国传统历史几千年对"娘家人"的基本定位。
按规范的法律文本规定,魏晋之后,"诛九族"等灭族刑法都只杀父宗人员,不杀女人配偶,与"娘家人"也无关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古代社会中就是这样,女人一旦出嫁,与娘家也就没有关系了。
不管现在是啥样,当初就是这样设置套路的。
我们猜想,"娘家人"地位重要,极有可能是近代以来形成的文化品格和生活规则,历史不会久远。
现实生活中,既然"迎娘家人"能够成为丧事操作的重要程序,肯定有其人文基础和亲情理由。大家都认为是对的,肯定是对的。没必要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