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栖息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如今,他们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广泛分布,支系繁多。然而,彝族的起源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议的话题。有关彝族起源的观点多种多样,有人提出古羌、古滇、卢人等种种说法,至今未有定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彝族?他们的祖先又是谁呢?在彝族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传说至关重要,即“六祖分支”和“九隆神话”,了解这两个传说,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彝族的起源和祖先。
首先,让我们探究广泛传播的“六祖分支”神话故事。在彝族传统中,他们的始祖被称作“阿普笃慕”。根据彝族创世史诗和《西南彝志》的记载,洪水过后,唯一幸存的是善良的阿普笃慕。
为了重建世界,天庭派遣三位仙女下凡,与阿普笃慕结合,再次繁衍人类。阿普笃慕与这三位仙女共育了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后来成为了彝族的六大支系:武、乍、糯、恒、布、默。经过“六祖分支”的繁衍,彝族得以空前发展壮大。
研究者认为,阿普笃慕很可能存在于2500多年前,是彝人部落的领袖,率领部落在洪水来袭时迁往云南。尽管后来的故事赋予了阿普笃慕神话的色彩,但他一直是所有彝族人心目中的共同祖先。
除此之外,在哀牢山地区流传广泛的神话是“九隆神话”。《华阳国志》记载,在哀牢国有一座哀牢山,居住在这里的人被称为哀牢夷。其中,有一位名叫沙壹的妇女,长年在河边捕鱼。
一天,她发现水中有一截沉木,出于好奇,她摸了摸那块木头。然后,沙壹怀孕十月,生下了十个儿子。当孩子们出生时,水中的沉木幻化为龙,前来探望沙壹的孩子们。
这个传说中的最小儿子,名叫“元隆”,与龙成为朋友,智慧出众。
因此,他的兄弟们推举他为王,这十兄弟娶妻生子,使彝族不断壮大。这两个传说或许带有虚幻成分,但也反映出彝族,与其他华夏民族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他们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