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和谥号的区别举例(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1.使用对象不同。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等的称号。2.起源不同。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谥号是起源于西周早期。3.字数数量不同。庙号为两个字,如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谥号的字数长短不定,几个字到二十几个字不等。

庙号和谥号,都是对人的称号,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庙号和谥号,是古代对特定人群的一种特殊称号,均带有固定的属性和意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定义、起源、对象和字数等四个方面。

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庙号只能用在皇帝身上,别人不能使用;而谥号,除了皇帝使用之外,其他王公、贵族、妃嫔、名人和雅士等也可以使用。

一、定义。

1.庙号,是古代皇帝死了之后,后代在太庙立室供奉祭祀他时,不能使用原来的名字,显得不够尊敬。故而,专门对他追尊的名号,而且都是褒义词,带有赞美的意思。如太祖、高祖、太宗、仁宗和世宗等。

2.谥号,是古代皇帝、王侯、贵族、大臣和嫔妃等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生平建树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有美谥、平谥、恶谥等三种。

如唐太宗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就是一个带有赞美和褒扬的美谥;隋炀帝杨广,庙号世祖,谥号是炀帝,就是一个带有贬义和批评的恶谥。

二、起源。

1.庙号,起源于商朝,并确立为一种称号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庙号,不受谥法约束,为独立实行。

2.谥号,起源于西周,在时间上要晚于庙号。它有严格的谥法作为支撑,使用时参照执行。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了谥法,取消了谥号。而自汉代起,又恢复了谥法,并设立官员专门管理,把谥号作为一个管理百官的工具使用。谥号在唐朝得以发展完善,至明清时期形成固定模式。

三、对象。

1.庙号,是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可以使用,别人不得使用,而且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拥有。最初,庙号非常严格,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使用,对象是开国君主、盖世雄主或中兴之主。

一般情况,开国之君称祖,守成之主称宗。如宋太祖赵匡胤、唐高祖李渊、宋太宗赵匡义、唐太宗李世民等。

以汉朝为例,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他们四个,都是经过东汉光武帝刘秀进行了重新确认。其余有庙号的西汉皇帝如刘奭、刘骜和刘衎等,均因为功绩不多,而被除去庙号。

东汉只有三人有庙号,分别是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另外,东汉的和、安、顺、桓四帝也曾有庙号,在汉献帝时,均以无功德为由被取消。

2.谥号,使用对象比较广泛,帝王将相、王公大臣、后宫妃嫔和社会贤达等,都可以拥有。在周朝,只有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才有获得谥号的资格;在汉朝,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获得谥号的资格;在唐朝,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获得谥号的资格。

一个是“官谥“”,当官的人死后,由国家统一赐予;一个是“私谥”,非官府人士死后,他的生前好友、徒弟学生可以赠予。

四、字数。

1.庙号,庙号均为两个字,如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2.谥号,谥号的字数,一般为1、2、3、4字,也有10几和20多字的,在清朝字数是最多的。

如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皇后。咸丰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共25字。慈禧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计25字,是大清皇后最长的谥号,与皇帝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