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指的是什么年代(春秋是什么时期)

春秋时代起于公元前770年,终结于公元前476年。春秋起年,以周平王东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开端。春秋终年,以齐国田氏封地超过姜氏齐平公国土的重大历史事变为结束;也就是说,以田氏新政权在齐国的实际确立为标志,宣告春秋时代大体结束。再历经73年过渡期,以魏赵韩三家成为正式诸侯国为标志,天下进入战国时代。

经过“烽火戏诸侯”,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死,周平王即位,秦人救驾赶走犬戎,只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时的整个关中地带,仍然盘踞着已经战败逃散的犬戎残部,也盘踞着后续进入的许多犬戎族群。

此刻,周王室的中央政权,已经无法在自己的根基之地立足了。史书一句“周辟犬戎难”,将周室东迁的原因,归结为躲避犬戎灾难,足见当时犬戎势力的为害之烈。此后,周王室“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在洛阳王城,周平王正式册封秦人为诸侯国,封地就是整个关中之地。意味着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历史上也把这个时代称为“春秋”的开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因为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可惜当时没有头条,不然就热闹了,简要概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大事。

恰好,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在秦的护送下,东迁致洛阳。由于《春秋》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东周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因为,孔子的《春秋》鲁国史,开端纪年是鲁隐公元年,也就是周平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22年。终止纪年是鲁哀公十四年,东周敬王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之间共242年。这一断代法,完全以鲁国历史为依据,必然忽视天下潮流的历史转折,这个间段并没被认可。

所以,春秋的起始年都得到历史学家们的公认。而春秋的结束到现在为止是有争议的。

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以来形成的当代分期理论。这一理论的根基点,是立足历史本质的变化发展,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变为依据对中国历史进行分期。这一方法论与我们的文明发展史理念、文明史坐标理念大体吻合,是我们确定时代分期的依据。

春秋时代起于公元前770年,终结于公元前476年。春秋起年,以周平王东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开端。春秋终年,以齐国田氏封地超过姜氏齐平公国土的重大历史事变为结束;也就是说,以田氏新政权在齐国的实际确立为标志,宣告春秋时代大体结束。再历经73年过渡期,以魏赵韩三家成为正式诸侯国为标志,天下进入战国时代。

这个时期,不仅农业技术飞速发展,铁器得到普遍的利用,生产力快速发展。

同时,也是周礼开始被弃用的和简化的时间。为什么呢?当时社会对烦琐的礼仪,已经表现出很大的不耐烦。

譬如,一次婚礼一千道上下的程式,即或是贵族,也是不堪其累的。仅仅一道初期的纳彩礼,要全部进行完毕,大约得从大清早一直到日薄西山。依据严格的周礼体系,男女婚礼的全过程,要经过六大基本阶段,称为“大婚六礼”。这六礼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作了简单的统计,纳彩阶段有三十多个具体的礼仪程式,纳吉阶段也有三十多个礼仪程式,包括在这两大阶段之中的答谢宴请使者,又有六十多个礼仪程式。其后的纳征礼,也就是行聘礼,有将近三十个礼仪程式。请期礼,也有三十多个礼仪环节。亲迎是最大阶段,仅婚期两日之内便有四百多道礼仪程式。总共统计,大婚六礼要全部完成,需要经过大约一千道的礼仪程式。

不仅仅是婚礼,只要读读与周礼相关文献,就会发现,西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烦琐细致的礼仪规定。不说邦国大政凡事皆有礼仪了,即或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譬如加冠,譬如葬礼,譬如社交,譬如出行,譬如饮酒,譬如射箭、投壶、游戏等,无一不是礼仪重重,严格琐细。而在所有的礼仪中,葬礼与婚礼最为耗费财力与精力。尤其是葬礼,要一直延续三年,对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摧残与无情的折磨。

所以,春秋社会变化的实质发端,正在于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礼乐崩坏。《史记·礼书》对春秋时代的社会风貌,作了这样的评述: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而孔夫子,还一直想恢复周礼,实际上是历史的一种倒退。也就是这样,恢复周礼肯定是不可行的。后世很知名人士对这些繁文缛节是不屑一顾的,也有一些好事者为这些礼仪申请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