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被称为“五大军师”,协助曹操完成了从没有一郡之地的“奋武将军”到控制着大半个中国的“丞相、魏王”。其实曹操的“五大军师”都是半路投奔曹操,竟然没有一人属于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的“元从勋旧”。
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被称为“五大军师”,协助曹操完成了从没有一郡之地的“奋武将军”到控制着大半个中国的“丞相、魏王”。
其实曹操的“五大军师”都是半路投奔曹操,竟然没有一人属于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的“元从勋旧”。
1、荀彧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祖父荀淑是名扬天下的士林领袖,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氏家族虽然不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也是豪门世家。
荀彧被南阳名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最初跟随同郡人冀州牧韩馥避乱河北,袁绍夺取冀州后对荀彧待为上宾,荀彧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也”。
2、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中平六年(189年)被大将军何进征辟,拜为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是荀攸刺杀董卓未果而被囚禁,董卓死后被释放,后来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因为战乱留在荆州刘表处。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经荀彧推荐曹操写信劝说荀攸担任汝南太守,后来担任曹操的军师,被曹操称为“谋主”。
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奇袭乌巢;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劝曹操消灭袁绍诸子。
3、郭嘉
郭嘉出自颍川郭氏,不过家族地位不如世家大族的郭图。郭嘉早年也投奔袁绍,后来认为“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后来转而在荀彧推荐下投奔曹操。曹操见了郭嘉很满意,“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郭嘉似乎是“预言家”,预言曹操能击败吕布,预言曹操征讨刘备袁绍不会出兵偷袭,认为曹操与袁绍决战刘表不会出兵袭击,认为孙策必死于他人刺杀,认为曹操进攻乌丸必胜。
4、程昱
程昱是兖州东郡东阿名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辟召程昱为用,程昱不应命出任。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要求刘岱将袁绍家属交给自己否则出兵讨伐,刘岱求助于程昱,程昱认为公孙瓒虽然前期获胜但不是袁绍对手,刘岱听从,表奏程昱为骑都尉,程昱却以身疾请辞。
刘岱后来为黄巾军所杀,曹操入主兖州征辟程昱,程昱开始追随曹操。曹操远征陶谦,吕布偷袭兖州,程昱、荀彧帮助曹操守住兖州3城。
曹操兵败准备投奔袁绍,被程昱劝止。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失去徐州归附曹操,程昱劝曹操杀刘备,曹操不听。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遣刘备至徐州截击袁术,程昱与郭嘉都认为不可,曹操后悔但已追之不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诸将都认为孙权会杀刘备,程昱认为孙权必然联合刘备抵抗曹操,后来果然如此。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征讨韩遂、马超时,曹丕留守,程昱辅佐曹丕,被曹操称为擅长处理父子关系。
5、贾诩
贾诩是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
贾诩早年是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部下,参与了牛辅击败孙江的战斗。董卓死后牛辅遇害,牛辅的部将李傕、郭祀在贾诩鼓动下进军长安逼死王允击败吕布。
后来贾诩辅佐张济的侄子张绣,帮助张绣击败曹操甚至袭杀曹操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官渡之战前夕鼓动张绣投降曹操,并在官渡之战中劝阻曹操放弃官渡,最后坚持到胜利。
赤壁之战建议曹操夺取荆州后坐观江东,等到孙权与刘备内讧,曹操不听而无功。
关中之战,贾诩建议离间马超、韩遂,最后曹操夺取关中。曹操在曹丕、曹植之间犹豫继承人选择,贾诩帮曹操下定决心。
曹操早期“五大军师”中有3人是“颍川集团”,基本都是荀彧推荐,可以说荀彧不仅是颍川集团的“带头大哥”而且是曹操集团的“定海神针”,见证了曹操从起兵到完成北方统一的发展历程。
207年郭嘉病逝,208年司马懿出仕,官渡之战前夕刘晔出仕,形成了曹操后期“六大谋士”基本格局。
本来曹操听贾诩之言可以避免赤壁之战失败,听司马懿、刘晔之言可以夺取汉中后乘胜夺取西川消灭刘备集团,可惜曹“大意失荆州”,此后失去统一天下的雄心。
一些人说什么郭嘉压制司马懿,焉不知郭嘉死于建安十二年(207年)而司马懿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才出仕?
而且司马懿还是“年轻仔”,完全没有倪大红扮演那样的城府与吴秀波扮演那样的阴冷,而且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还是曹操当然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贵人,曹操真没有机会去猜忌司马懿。
当然,等到司马懿熬死了曹操祖孙三代,这才有隐忍后的突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