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18岁以下受访者不联系亲戚,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年轻人想要逃离亲戚关系吗?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不断有年轻人想要“断亲”的说法——出走、拉黑亲戚甚至父母。

这一现象在今年过年期间尤为突出,几个相关话题甚至登上热搜:“农村家庭失散悄然发生”、“学者研究失散现象”。

在这些话题的评论区,我们会发现年轻人想要逃离亲人。 这可能是因为无法承受结婚的压力,家庭矛盾严重,或者亲戚总是借钱等等。今天是国际家庭日。 澎湃新闻试图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来分析近十年来中国家庭关系的变化。

年轻人,远离亲人甚至父亲

4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传统家庭关系受到极大冲击。 即使他们像父母和孩子一样亲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新的相处方式。

从2016年至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来看,我们会发现,青少年与父母的疏离更多地发生在父亲身上。

四年来,18 至 30 岁的年轻人与父亲的亲密程度下降了 4.4%。 相比之下,与母亲的亲密程度没有太大变化,与母亲经常接触的频率在4年内增加了3.9%。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从父母的角度回答关于与孩子的亲密程度的问题,我们会发现父母的看法与孩子的看法有所不同——从2016年到2020年,那些认为自己与孩子亲密的人18-30岁的比例其实是差不多的,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10年,认为自己和幼儿关系亲近的家长比例甚至还增加了。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航航在一篇研究家庭代际关系的论文中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在CFPS调查中,家庭两代人的父母和子女回答了统一的问题,包括:彼此。 会有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双方的认知差异,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其中一方在“说谎”。

在年轻一代未成年人中,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对比2010年和2020年的数据,孩子与父母吵架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每月1至5次争吵的比例十年间增加了20.5%,目睹父母争吵的孩子数量也增加了。

对家庭关系的失望,导致一些年轻人选择新的人际关系,扩大家庭圈子。 他们要么寻找“电子亲戚”,要么主动从朋友或关系中选择自己的新“家人”。

不过,“断绝关系”并不意味着否认亲情。 年轻人也追求独特的“阿姨”文化。 所谓“断绝关系”的背后,其实是年轻人重新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逃离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不可避免地向亲戚借钱

从比例来看,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年轻人仍然是主流,而亲戚则是年轻人在家庭中想要逃离的人。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胡晓武通过1200份随机问卷验证了这一观点。 胡小武在2022年发表研究论文《年轻人的“断线”:为什么会发生?去哪里?》写道,人越年轻,与亲戚的联系就越少。

论文中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18岁以下受访者已经基本停止与亲属联系。 18-25岁人群中,25.32%的人选择不与亲人联系。 30-50岁受访者是亲属的主要维持者,没有人不联系亲属; 即使在40-50岁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与亲戚有定期或非常频繁的联系。

胡小武在论文中指出,年轻人“断亲”现象已成为社会常态。

在众多对亲戚的抱怨中,亲戚的“势利”言论得到了很多网友的附和。 很多人说没必要和“势利”的亲戚交往,只会徒增烦恼。

网友“鱿鱼丸子KD”提到:“很多亲戚,有钱就跟谁在一起……有钱人觉得我们低贱,说话轻蔑,阿谀奉承的人看不起我们,懒得相处。”所以大家为什么要在节日期间让自己不舒服呢?你可以在家里享受它。” 此评论获得 4,455 个赞。

#国产不狠人#话题下的高点赞帖子评论区悄然出现在农村。 图片来自微博。

“亲戚”的身份有时会成为借钱的“金牌”。 网友Ada遇到亲戚拖欠贷款的情况。 即使艾达想要讨债,她的母亲也会劝她“和平第一,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在这篇文章下,有 1,068 条评论,要么为 Ada 提供建议,要么分享类似的经历。

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8年的数据来看,借钱给亲戚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5次跟踪调查中,受访者上一年向亲戚借款的比例占家庭纯收入的2%以上,2020年平均向亲戚借款金额超过2000元。

然而,除了抱怨亲戚的“势利”之外,也有人感叹亲戚之间的温暖。 网友@wuhuanxi2016对“分手”的行为表示不理解。 她的父亲不小心滑倒,撞到了后脑勺,导致他无法动弹。 姑姑姑父得知后,赶紧赶去照顾父亲。

“我姑姑和叔叔都70多岁了,他们赡养我爸爸,给我买菜,拎尿拉屎,我作为一个女孩做不到,我特别感谢我的亲戚。” 网友@武hapxi2016 写道。

家庭纵向发展:祖父母健在的概率显着增加

无论是“势利”,还是亲人间的温暖,在社会家庭结构变化的背景下,都可能逐渐淡化。

根据第27版联合国官方人口预测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家庭的总体规模正在逐渐缩小。 截至2021年,中国家庭总规模在50人左右,预计2100年将降至20人以下,低于美国和印度。

不过,中国家庭也会“纵向”发展。 对于未来的新生儿来说,表兄弟姐妹等亲戚的数量会逐渐减少,但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仍然健在的概率会显着增加。 上述研究数据显示,1950年,表兄弟姐妹占新生儿家庭网络的39%,但到2095年预计仅占新生儿家庭网络的7%。 换句话说,到 2095 年,一名女新生儿可能只有 1.1 个第一代表兄弟姐妹。

未来,虽然有些年轻人可能不用再努力维持复杂的亲情关系,但很多专属于亲人的记忆也会随之消失。

网友@You咩Ahyoung依依不舍地回忆起小时候的除夕夜:“据我记忆,除夕夜,我们的孩子吃完年夜饭后,我们的表弟表弟们​​一起上街放鞭炮……去年是我最后一次偷偷迷失了好久的大家庭一起过年。

面对日益萎缩的亲情网络,胡晓武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呼吁年轻人寻找真正的社会关系,在学校或职场中发展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寻找可以替代亲情的关系。 ,“因为爱情和亲情是我们每个人最本质的情感需求。”

此外,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越来越重要。 当中年人需要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祖父母时,也许有一天“亲戚”会成为一个令人怀念的词。

澎湃新闻记者陈志芳 魏耀实习生陆辰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转载仅用于传播阅读,如原作者不希望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